回轉窯的耐火材料砌筑完成后,應進行認真檢查。干砌的耐火磚之間英沒有粘接物,有可能會出現個別磚松動的現象,應按一次90度的旋轉幅度進行檢查。松動的部位楔入2mm厚的鋼板收緊。松動的部位應做好記號,轉移到上部時進行楔緊。每一條縫只容許楔入一塊鋼板,如砌體松動,應在距離楔入塊鋼板的4~5塊磚處,再楔入一塊塊鋼板。鋼板應力爭全部楔入,如實在楔入不進去,后應用氣割槍將漏出部分割除。
應恰當安排要內襯的砌筑計劃。砌筑完成后應盡快點火烘窯并投入生產。主要因為:
1.窯筒體在砌筑完成后,荷載大大增加,在靜荷載作用下會疲勞變形;
2.堿性磚在長期擱臵時,因吸收水分產生MgO向Mg(OH)2的惡性轉化,因體積膨脹而損壞。對鎂磚是如此,對白云石磚更是如此。
3.干砌的耐火磚會發生定向壓縮下沉,上部的耐火磚會發生松動。如實在不能即時點火,應定期慢轉窯體調整位置,防止窯體變形。對于白云石磚采取鋪撒生石灰的辦法,防止白云石磚受潮降低耐火磚的質量,縮短使用壽命。在點火前應認真檢查窯襯松動情況,要時應用鋼板楔緊。
水泥回轉窯耐火材料的砌筑檢查是確保窯爐、運行的重要步驟。砌筑質量直接影響回轉窯的使用壽命、運行穩定性和生產效率。以下是水泥回轉窯耐火材料砌筑檢查的關鍵步驟和注意事項:
水泥回轉窯耐火材料砌筑檢查
1. 準備工作
材料和工具準備
耐火磚: 確保選用合適的耐火磚,如鎂鉻磚、鉻鋁磚等。
耐火泥漿: 使用與耐火磚匹配的耐火泥漿。
工具: 砌磚機、測量儀、刮刀等。
環境檢查
溫度: 確保砌筑環境溫度適中,避免高溫或低溫對耐火泥漿性能的影響。
濕度: 防止過高的濕度對耐火磚和泥漿的影響,確保砌筑過程中材料干燥。
基礎檢查
窯筒體檢查: 檢查窯筒體的完整性,確保沒有變形、裂紋或腐蝕現象。
舊襯磚清理: 清理干凈舊的襯磚殘余物,確保新砌筑的耐火材料與窯筒體緊密貼合。
2. 耐火材料砌筑
基礎層砌筑
施工線和基準線
施工線: 在窯筒體內表面劃定施工線,確保磚層的水平和垂直方向。
基準線: 設定基準線,用于控制每層磚的平整度和厚度。
底磚砌筑
底層磚: 首先砌筑底層磚,確保其水平和穩固。
連接泥漿: 使用耐火泥漿連接磚縫,保持縫隙均勻。
上層砌筑
按順序砌筑
螺旋砌筑法: 采用螺旋法砌筑,即從底部逐層向上砌筑,保持磚層的緊密結合。
錯縫砌筑: 避免磚縫垂直對齊,采用錯縫砌筑法增加磚層的穩定性。
控制磚縫
縫隙寬度: 磚縫寬度應均勻,一般控制在2-5毫米之間。
泥漿充填: 確保泥漿完全充填縫隙,沒有空洞。
逐層檢查
平整度檢查: 每層砌筑后,使用水平儀檢查平整度。
密實度檢查: 輕敲磚面,聽聲音判斷密實度,確保無松動。
3. 關鍵部位檢查
窯口區域
加強型耐火磚
使用: 窯口區域溫度高,磨損嚴重,需使用高強度耐火磚如鉻鋁磚。
砌筑: 加強耐火磚砌筑時,注意貼合緊密,縫隙均勻。
密封性
檢查: 檢查窯口磚的密封性,防止熱量泄漏和冷風進入。
窯尾區域
耐磨磚
使用: 窯尾區域由于物料沖刷,需要使用耐磨磚如SiC磚。
砌筑: 確保磚縫的嚴密性,避免物料侵入縫隙。
伸縮縫
設置: 考慮窯尾溫度變化大,需設置伸縮縫,允許磚層熱膨脹。
4. 質量檢查
視覺檢查
外觀檢查
平整度: 磚面應平整,無突起或凹陷。
縫隙均勻性: 磚縫寬度應一致,無過寬或過窄現象。
表面狀況
裂紋檢查: 檢查磚面是否有裂紋,尤其在高溫區域。
松動檢查: 確保磚面無松動,每層砌筑后輕敲磚面檢查。
尺寸檢查
厚度檢查
測量工具: 使用測量工具(如測厚儀)檢查每層耐火磚的厚度,確保符合設計要求。
記錄: 做好厚度記錄,確保每層厚度一致。
水平度檢查
水平儀: 使用水平儀檢查每層耐火磚的水平度,防止磚層傾斜。
緊密度檢查
聲音檢查
敲擊檢測: 輕敲磚面,根據聲音判斷磚層的緊密度。聲音清脆表示緊密,聲音悶啞表示有松動。
縫隙檢查
觀察縫隙: 檢查磚縫是否充滿泥漿,避免縫隙空洞。